济宁市港航局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 ,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攻坚突击、决战夏季、冬病夏治,确保把隐患化解、把短板补齐,持续提升港航环保发展质量,通过召开港口污染防治现场观摩会、夯实一个机制、深化两个活动、打好三个硬仗等工作部署,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和港口企业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履职担当、狠抓落实,集中精力决战夏季整改,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夯实基础,确保“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现场观摩评议 切实做好港航污染防治工作
5月18日、19日,济宁市港航局利用两天时间,对全市46家港口进行了现场观摩和评议打分,客观的反映了各港口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正持续深入推进。
据了解,济宁市港航局组织的这次现场观摩活动,有济宁市港航局13个单位、9个县市区港航部门及全市46家港口企业参加,现场观摩评议的主要内容是全市港口“五化”建设(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大体检”、料口封闭作业、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工作情况优劣各占一定的分值,按百分制进行了评议打分,最终评比出“十佳港口”和“十差港口”。
这次济宁港口污染防治现场观摩会,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观摩的形式,对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的港口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阅,总结成绩、查摆问题,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和港口企业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履职担当、狠抓落实,集中精力决战夏季整改。通过这次现场观摩评议,切身感受到了全市港口的新变化和新气象,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一是环保意识增强了。环保是港航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全市各港口企业主动抓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环保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环保主体责任落实越来越深入,基本做到了不环保不生产。二是环保责任落实了。市港航局研究出台了《港航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印发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属地、行业,特别是企业8个方面的环保职责,初步实现环保责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覆盖。三是环保机制完善了。建立了“联防联控联治”日常监管机制,市港航局推出了港口分级管理、每日最佳最差港口评选、违规港口约谈等举措,开展了“扫黑除尘”、“大体检”活动,推动了港口污染防治不断向纵深推进。四是重点工作突破了。投入资金673万元,完成智能喷淋建设47处、料口封闭作业建设7处、港口岸电建设4家;五是工作举措创新了。一些港口有思路、有办法、敢创新,推动了环保工作开展。六是环保水平提升了。这次观摩46家港口环保水平均有了质的提升。据了解,今年全市各港口防尘林带建设共投资115万多元,共种植各类树种近2万余棵;港区硬化,今年累计完成7.1万多平方米;荣信港提前完成料口封闭作业,提前投入使用;联合港、顺达港建设了全封闭大棚,料口和堆场全部纳入大棚内,实行全封闭作业,环保水平都有一个新的提升。
集中夏季攻坚 抓好“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
今年,中央提出打响环保“七大战役”,按照市委、市政府启动“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绿盾行动和大气污染冬病夏治工作”部署。作为行业,济宁市港航局严监管严执法严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大力抓环保、主动抓环保,不断加细标准、加严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抓好港航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任务。
济宁市港航系统按照“防污治污11化”工作要求,围绕发现的突出问题,冬病夏治、标本兼治、抓好整改。重点“夯实一个机制、深化两个活动、打好三个硬仗”。
夯实一个机制。济宁市港航局以开展“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为抓手,以深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为保障,突出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一是推开“三联”机制。在全系统推开县区、镇街、港航处“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通过行业、属地协同作战,定期督导检查,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层层明确责任。今年,市港航局印发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清单》,共分为八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承担责任、健全体制机制、抓好环保培训、保障资金投入、实施清洁生产、配齐监测设备、落实应急措施和自觉接受监督等,把责任体系贯穿到每个人每个岗位,做到“环保责任有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三是不断加大投入。港口企业应探讨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每年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钱,用于生态环保的修复和生产作业工艺的提升。四是建立奖惩机制。港口要建立奖惩分明的环保奖惩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通过奖惩来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深化两个活动。2018年,济宁市港航局通过开展港口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创新思维、科学推进、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压牢压实港口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通过打造主体责任落实标杆港口企业,将标杆模式在全市港口企业培训推广,对全市的其它45家港口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再次进行培训,结合港口实际健全完善各自环保主体责任档案资料。
今年夏季,市港航局以“扫黑除尘”和“大体检”活动为抓手,集中突击攻坚,彻底消除病根病灶。一方面持续开展港口“扫黑除尘”。全市各港口要按照“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要求,坚持“扫黑除尘”常态化,逐项制定“五化”的具体工作标准。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港口“大体检”。坚持“大体检”制度化,按照“一季一体检,一港一报告”要求,每季度都要认真开展一次港口体检活动,确保集中治愈一批环保顽疾。
打好三个硬仗。一是打好料口封闭建设硬仗。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建设程序,靠上指导、挂图作战,加快抓好料口封闭作业施工,确保按上级要求,9月份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二是打好船舶污染物接转处硬仗。目前,济宁市正常运营的46家港口企业,3艘流动接收船舶,3791艘船舶全部加装污油水柜,4101艘船舶加装生活污水贮存柜或者处理装置。济宁市港航局着手深入开展调研,不断创新接转方式,健全完善运营模式,正在加紧编制《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确保做到“真交付、真接收、真转运”。三是打好环保应急能力建设硬仗。要按照《船舶及其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要求,抓紧制定建设计划,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建设任务。
勇于担当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为高标准解决好港航环境问题,市港航局抓紧抓实港口污染防治建设,深入开展治水治气等,加强环保系统修复,不断完善港航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环境,健全完善事前准入严格、事中事后监管有力的环境监管机制。
明确责任抓落实。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和“三个必须”,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构建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地企互动的全覆盖、无缝隙责任体系。市港航污染防治指挥部正按照实体化运作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强化并联协调,发挥好统筹调度督导作用,确保全系统污染防治工作畅通、快捷、高效运行。
转变作风抓落实,积极创新抓落实。转变作风,就要转到实上,真抓实干,把工作做具体、做实在,市港航局领导班子带头扑下身子,主动深入到工作难度大、进度慢的工作任务中,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解决问题。
强化督导抓落实。坚持“找问题、堵漏洞、补短板”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完善督查机制,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实行专项督查和机动式、点穴式督查,对查出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倒逼港口企业抓好环保工作落实,确保“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