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桥港航管理处 郑尊增
5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深入推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2017—2020年)》,给出了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个抓手”,在国家提出的“降成本、去产能、补短板”的基础上,增加了“调结构和强服务”,恰好与水运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并指向安全、便捷、高效和绿色的总体目标。根据会议通知要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对方案的认识:
一是降成本方面,如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联运业务,优化运输组织,降低水运成本。
水路运输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燃油成本、税费成本等,其中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燃油成本依赖社会经济的大环境,行业主管部门只能在税费成本上下功夫。税费成本上,近些年船舶港务费、船舶登记费和船舶检验费的逐步取消,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尚需与财税部门探索将过闸费、过桥费等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并在“去产能”逐步实现过程中,通过市场一定程度的复苏让相关水运企业有获得感。建议港口规划和建设应有效控制煤矿与码头的距离,减少陆路运输,以减少运输成本。
二是去产能方面,如何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深入开展船舶、港口、航道污染防治,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优化船舶动力结构,积极开展船舶、港口节能减排和港区污染治理工作,大力推进实施综合性的治理技术和措施,推动建设绿色低碳港口,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港口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措施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全省港口行业中的应用,鼓励和支持港口企业实施港口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综合开展船舶“油改电”、“油改气”、“船舶岸电”以及扬尘控制、污水处理等技术改造,改善用能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控制港区污染物的排放, 加快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之路。建议加快辖区老旧船舶改造,提升船舶运输能力,减少航道污染,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三是补短板方面,如何加快航道网建设,如何提高航道管养水平?如何提升水运安全发展水平,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运业发展需要,应进一步加快济宁辖区航道网建设,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航道管养水平;建议在辖区内航道设置摄像监控,对过往辖区航道的各类船舶可以有效的监控,进一步提升了水运安全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将摄像监控与各应急搜救站点实现互联,可以准确详细得知事故发生区域情况,从而节省救援时间,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提高效能。水运安全发展,需要的可能不是专项整治,而是建立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与时俱进和恰如其分的水运安全的制度和标准体系。
四是调结构方面,如何发展现代航运业?如何推进集装箱运输?如何推动航运企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如何推进智慧港航建设,推进“互联网+”水运应用?
以推进“互联网+”水运应用为契机,抓好智慧港航平台建设工作,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在港航领域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全力构建“互联网+港航”监管服务体系。切实实现港航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港航。建议整合现有网络办公资源,组织研发新型港航智能监管工作平台(手机APP),从而实现港航管理智能化、一体化。鼓励航运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水运应用,做大做强水运事业,在水运政策范围内给予水运公司推进“互联网+”水运应用方面的政策倾斜和帮扶工作。
五是强服务方面,如何推进放管服改革及站点布局改革?如何完善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互联网+港航”监管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及站点部局改革,本着“精干、高效、务实”的原则,组建水上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海事执法下放,支流航道管理权下放等事宜,逐步形成责权明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高效有序的港航管理体系。大力完善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规范行政审批,实施流程再造,推动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提高服务效能。
|